
严教授在15周年上的发言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附录A C语法
附录B 数值系统
附录C Turbo C V2.0 集成环境使用指南
附录D ASCII字符集
附录E 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
附录F Turbo C的部分标准函数
附录G 编译错误信息
附录H 习题答案 |
 |
 |
 |
|
前 言
在全国众多如林的《C语言》教材中,我们受福建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指导委员会的委托,参加编写一本结合我省具体情况的《C语言》教材,虽然我们长期从事着C语言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又多年参加福建省《C语言》二级等级考试命题,对C语言的内涵、规律的掌握有着一定优势,但要作到“统观全局,展望未来”、“深入浅出,突出实用”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以研讨学术的态度,认真吸取各家的长处,利用集体的智慧,尽量以最好的质量来回报福建省各高校师生及广大读者。
首先,我们全面展开各知识点,但侧重不一,其核心部分仍为“数组、函数、指针”,它们既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本书的难点。我们本着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实用化的思路,为此,我们除讲授数组、指针、函数的基本内容之外,还要开设第七章来描述三者的简单应用,以进一步让读者深化与掌握。
其次,我们尽力以层层剥皮的写法,将各章节的本质与内涵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因此,本书的另一特点就是层次分明,细化描述。
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且十分灵活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其上机环节十分重要,为此,我们的教材在上机步骤、程序调试等方面中作了具体章节安排,以突出其作用。
为了拓宽知识面,本书还增设讲授图形、调用中断方面及C++简介章节,但它并不是教纲要求,只作为课外参考内容(以* 注释)。
在时间安排上,我们建议课堂讲授、上机与自学并进的方式,虽然,本书篇幅稍多,但很多部分由是留给读者自学,如表格、附录、部分例子、注释的章节…。建议课堂讲授时间至少为54学时,上机为0.8~1倍的课堂讲授时间,自学为1~1.5倍的课堂讲授时间。
本书由华侨大学严桂兰教授主编,其中第1、2、4、5、11章由福建农林大学黄思先老师编写,第3、6、8、9章由厦门大学彭 洪老师编写,第7、10章由华侨大学严桂兰教授编写,最后,由福州大学刘传才博士审阅。编写期间,多次得到福建省教育厅高教处、福建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指导委员会、厦门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以及福建农林大学吴锤红教授、华侨大学陈启泉教授等提出中肯而宝贵的意见,在此,一一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定有不少不妥之处,敬请多多批评指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