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sf诛仙私服变态传奇私服传奇合击私服传奇归来私服传奇连击私服热血传奇私服新开传奇私服诛仙sf诛仙2私服变态传奇sf中变传奇合击私服英雄合击私服1.85合击传奇私服1.76传奇私服发布网1.85传奇私服发布网连击传奇私服连击私服

首页申报表


外籍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
 
 


3-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本课程是工科类专业一门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C语言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使用最为广泛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适用编写系统软件、三维游戏软件,它能独特地访问硬件,因此,是计算机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修课程。
       课程负责人,从89年就开始从事《C语言》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于93年、95年承担了两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C语言程序设计自动化)与一项部级课题(利用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的研究,并通过了省级鉴定与部级验收。
       在随后的十几年中,从未间断过在C领域中进取,在退休后5年中仍在用最新的C系列程序设计对学生开创教学、应用的先河(如C++、Java、Core Java、C#等课程及应用性课题)。
       课程负责人与课程小组个别成员合作,十几年来由国家出版社出版了有关C语言的著作7部,有关C系列及计算机类的著作7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

有关C语言的著作7部
1. 严桂兰主编. C语言程序设计与应用教程.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8 (2006.1第7次印刷)
2. 严桂兰主编. C语言程序设计与应用学习指导. 厦门大学出版.2002.8(2006.1第6次印刷)
3. 刘甲耀、严桂兰编著. PAD编程方法与C语言程序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89.7第一版. 90.10第二版
4. 刘甲耀、严桂兰编著. Turbo C语言程序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91.10第一版. 93.3第二版. 94.10第三版
5. 严桂兰、刘甲耀编著. C语言疑难问题剖析.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93.1第一版. 93.10第二版
6. 严桂兰、刘甲耀编著. C语言与图形处理.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93.3第一版. 93.10第二版
7. 严桂兰、刘甲耀编著. PAD与Turbo C程序设计.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94.7.


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
1.刘甲耀、 严桂兰. 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 2001. No.1
2. 严桂兰、刘甲耀. Java在多媒体声象设计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 2001. Vol.21. No.6
3.严桂兰、刘甲耀. C程序设计自动化逆过程的实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998. Vol.32. No.8
4.刘甲耀、严桂兰. 谷惠英. 程序设计图形化的核心技术.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No.3 (被权威刊物摘录)
5.谷惠英、刘甲耀. 严桂兰. 程序设计图形化的集约坏境.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No.2
6.严桂兰. MIS动态可视性集成环境.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No.1(被权威刊物摘录)
7.严桂兰. 可视性自动编程技术.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996. Vol.33. No.3. (被权威刊物摘录)
8.严桂兰. 功能模块集成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996. Vol.32. No.5(被权威刊物摘录)
9.严桂兰. 程序自动生成技术(Ⅱ)CPAS-2系统的研制.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No.4
10.严桂兰.刘甲耀. C语言图形化生成技术(Ⅰ)CPAS系统的研制.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No.1
11.刘甲耀. 严桂兰. 程序设计自动化的实现. 福建电脑. 1994. No.3
12.刘甲耀. 严桂兰. Turbo CAD的开发与应用.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No.3 (被权威刊物摘录)


历史重要科研:
1. 程序设计自动化(CPAS-1)系统(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课题负责人
研制时间:1990.3-1992.12
组织鉴定单位: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鉴定日期:1993.1.16

2. 利用神经网络和贝叶斯分析作时间序列预测(国务院侨办重点项目)承担系统分析任务
研制时间:1993.1-1995.12
完成日期:1995.12
国务院侨办验收

3. CPAS-Ⅱ程序设计自动化系统(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课题负责人
研制时间:1993.5-1995.5
完成日期:1995.5
华侨大学验收

       93年所担任的《C语言》课程,被福建省教委评为省级优秀课程,并获福建省教学科研一体化优秀奖,97年获福建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华侨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C程序设计自动化的实现》论文获96年福建省优秀论文奖,《C程序设计自动化逆过程的实现》论文获97年泉州市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97年获福建省泉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私立华联学院开设《C语言》课程已有13 年,从建立计算机专业起,《C语言》就成为必修课,课程负责人2002年退休后,受聘于该校担任《C语言》教学与科研工作,在该校任职期间,仍著书立说,教学、著书两不误。

 


3-2
    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由于采用正式出版的自编教材,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有所变更。


课程内容体系:

  1. 基础知识,学习C语言必备的知识,如数据表达、运算规则;
  2. 三个基本程序结构:组成程序的框架结构;
  3. 访问数据手段:数组、指针、函数、文件;
  4. 基本程序设计方法:

(1)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自顶向下,逐步细化。
(2)设计风格:缩进式书写格式、模块化、注释等。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1.组织方式:
学习C语言犹如学习英语一样,它贯穿着两条主线,指导着我们组织教学内容的主流思想。首先要求学生读懂程序,了解程序在做什么,怎样在做,这是C语言翻译成自然语言的过程;其次是将头脑思维与问题用C语言程序求解、实现,这通常是指自然语言翻译成C语言的过程,即编程的实现。
2、教学目的与手段:
通过《C语言》课程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有关编程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学中一改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采取灵活多样手段,因此,在课堂上,时而方案讨论,以达到一题多解的灵活多变的分析能力培养;时而由教师引导,再由学生推出结论的逻辑能力培养;有时,通过10分钟的测验,或学生的演示,进一步掌握学生情况,以便对课程内容适当进行调整等。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我校《C语言》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是3:1,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理论验证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程序调试过程中了解C语言的灵活性(如一题多解、语义、语法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从而达到能力的培养。虽然每章都有充足的练习、上机实践题,但根据每年的学生学习情况,每次作业、上机的内容略有差异,同时,逐年对原有内容进行增删,不断完善与提高上机实践的质量。


3-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使用与建设:
采用课程负责人主编的、由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的《C语言程序设计与应用教程》,截止2006年1月已7次印刷了21500册,是福建省教委计算机等级考委会指定的《C语言》课程教材。与其配套的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语言程序设计与应用学习指导》一书,至今共6次印刷(7000册)。
课程负责人在此书前后时间里,已有14部C系列编著由国家与地方出版社出版。
为配合学生掌握情况,每年中都有相应的上机题提供学生使用。


实践性教学环境:
1.私立华联学院现有多媒体教室,机房12间,微机1500多台;
2.各机房微机都组建成局域网和互联网,并配有多媒体网络交互教学系统,提供师生进行网络教学;
3.私立华联学院各办公室,各学生宿舍,各系都进入校园网工作,为师生网上交流,学生提交作业,教师机上改作业提供快捷方式;
4.《C语言》课程使用考试系统2.2版本,在机房的局域网进行无纸化考试,并有专用的教务系统网站,为考试登录,统计,汇总提供方便。

 


3-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1.采用难点简单化、易点实用化、概念具体化/图形化。
2.加强基础,简化概念,强化分析,突出样板,展开讨论,掌握方法。
3.加强平时考核,采用多种平时成绩的记分方法:主动回答问题加分;有创新者加分;一题多解超过30种方案者,可免参加期末考试;旷课扣分等。
4.上机实践课中,采用逐个检查,通过者记分,不通过者0分处理。这一手段大大激发了学生劲头,虽是老师“逼迫”,但争先恐后的场面十分热烈。
5.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教学,上机实践课则在机房,每位学生都有一台机操作。同时,机房还配有网络教学软件,教师与学生互动进行演示。
6.学生可通过网络向老师提交作业,老师也可将批改后的作业返回学生。
7.采用机房备有的考试系统,进行无纸化考试。

 


3-5    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

        本课程小组所有教师的教学效果好,其中一位连续两年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师。学生在近三年内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均为优、良,书面举证的有五名学生(陈元君、王铭杰、陈凤娇、许跃珊、谭文伟)及校内有五位同事(罗丽君、余荣发、陈活、赵伟民、陈妙燕)及一位校外同行专家涂超博士(湛江海洋大学信息学院网络技术系主任)。在私立华联学院《C语言》网站上,提供三位主讲教师的讲课录像(每位讲课时间45分钟左右)。

 

 
   

2006年私立华联学院 版权所有